新京报讯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局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所有的进口药品都必须实施电子监管;到2015年底,所有的药品都将实现全过程电子监管,也就是为药品配齐可追溯生产、流向的“电子身份证”。此外,全市药品还将分季节监测。
300家药品批发企业全建追溯系统
在基本药物的最小包装上,都有20位数字构成的条形码,被业内称作基本药物的电子“身份证”——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扫描得知药品的生产厂家、规格等基本信息,同时还会显示出这盒药品的流向。
按照国家食药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目前北京市所有销售的基本药物最小包装上都赋予了惟一的电子监管码,实现了药品的全程监管。
据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基本药物之外,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以及第二类精神药品已经率先于2008年10月底前实现了电子监管。今年年底前,所有的进口药品都必须实施电子监管。到2015年底,所有的药品都将实现全过程的电子监管。
此外,目前北京市300余家药品批发企业已经全部建立药品追溯系统,这些批发企业的药品流向将被药监部门全程监控。依靠药品追溯系统,药监部门可及时掌握药品流向信息,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也可迅速通报、查处。目前,药品追溯系统正在向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扩展。
试点对用药量大药品分类分季节监测
据市食药监局介绍,每年北京市都会抽验10700批药品,近年北京市场的药品抽验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药品抽检主要关注的是三个方面,即上年度问题产品质量检测、高风险产品质量检测、对上年度未抽验的品种进行检测。不过,药品抽检存在的随机性仍比较大。
对此,从今年起,北京市食药监局开始试点对用药量大的药品分类、分季节监测,“比如一季度天气冷,感冒药、心脑血管药用量大,这就是这个季度的重点监测品种。”
针对儿童药物问题较多的情况,从本月起,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在全市7家医院正式启动为期6个月的对儿童呼吸系统药物阿奇霉素的重点监测,以完善该类儿童药物的安全性。
■ 分季度监测药品
●第一季度:感冒药、心脑血管药
●第二季度:皮肤科用药、眼科用药、防暑降温类药品及降糖类药品
●第三季度:催眠镇静、抗精神失常类的精神用药,消化系统用药,降脂类药品
●第四季度:呼吸系统用药、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结核药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类药品全年重点监测
■ 揭秘
社区医保药品目录是如何出炉的?
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新公布了社区医保药品目录,224种药品被新纳入社区医保报销。在社区,哪些药品可以报销到底是怎样决定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据了解,2001年建立起来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12年间共经历了三次较大修订,每次调整都会影响社区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
1 先有医保大目录
1998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即44号文件,要求1999年内全国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根据这一制度,要求建立“两定三目录”,“两定”是指医院定点、药店定点;“三目录”中,最主要的就是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报销目录,也就是常说的医保“大目录”,它涵盖了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用药目录。
通俗地说,就是参保人员在就医过程中使用了药品,如果在目录范围内,就可以按规定报销,不在目录范围内的,就需要自费。
2 社区建医保药品目录
社区基本医疗报销药品报销目录是在“大目录”的基础上制定的,范围小于“大目录”,参保人员到社区医疗机构就医时的药品报销适用这一目录。
既然已经有了“大目录”,为何要单建一个社区药品目录呢?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称,用药第一要考虑安全,然后是有效,最后才是经济。
由于社区医疗机构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而一些药品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用,本着对参保人员负责的原则,所以专门建立了比“大目录”范围小的社区药品目录。
3 社区逐步调整目录
随“大目录”定期调整,社区药品目录也会随之调整。
据悉,“大目录”第一版2001年出台,2004年、2009年国家相继出台第二版和第三版目录后,各省份都进行了相应调整。随着每次新版目录的出台,北京都要相应地对社区药品目录作调整。
近年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出台了一系列社区就医优惠政策,参保人员在社区看病报销比例达到90%。不过,社区可报销的药品是1200余种,有些常见病、慢性病不能在社区报销,每次开药还是要到大医院挂号排队。
为此,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张欣庆数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卫生机构和参保人员的意见建议。据相关人士介绍,新目录的调整扩容需要考虑到几个方面,比如能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考虑参保人员社区基本用药需求,以及社区卫生机构职能和技术能力水平、医保基金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等。
4 八类病纳入新目录
目前,参保人员,特别是多发病、慢性病及老年病患者,到大医院往返奔波、排队挂号很不方便,大医院也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针对此,北京市决定在保持社区药品目录相对连续与稳定的基础上,重点增加治疗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药品。
考虑到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的安全、合理、便捷,在药品的选择上,新目录倾向于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新目录主要围绕8类疾病的用药,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治疗这些疾病的常用药,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氯、非洛地平等224种药品,被纳入新目录。
■ 释疑
不能报销≠不让用药
有市民去社区医院看病,某种药医院里没有,医生的解释是:“社区没这个药是因为医保规定不让用。”对此,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某一种药在医院里有还是没有,不是由医保决定的,“有与没有,和能否报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据介绍,根据国家卫计委有关文件规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而医保报销政策规定的是药品进入医院以后,参保人员看病时发生的药费哪些能报销以及报销多少。不过,负责人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医保报销政策对医院使用哪些药、用量多少,也存在一定影响。